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工作动态 > 焦点图> 正文
福州:深化项目建设 打响五大国际品牌
2022-12-26 18:00:00 来源:福州日报 责任编辑:薛莞馨

连江粗芦岛上,项目建设快马加鞭,吹响向海图强的号角;福州滨海新城里,项目进入收尾阶段,夯实数字经济的底座……今年以来,福州持续深化项目建设,打响海上福州、数字福州、新型材料、海港空港、闽都文化五大国际品牌,绘就城市高质量发展底色,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。

母港领航 “海上福州”逐浪去

走进福州(连江)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核心区母港一期项目建设现场,一道道撞击声从水面传来。不远处的海面上,打桩船和运桩船同步作业,A栈桥基础的54根方桩已经牢牢扎根在海面近岸处。在B栈桥上,吊车将一根根空心板从卡车上吊起,横铺在栈桥前方,栈桥不断向海延伸……

母港一期项目是福州(连江)国家远洋渔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,总投资约3.59亿元,计划建设4个远洋渔业泊位,年吞吐量70万吨,预计明年底竣工。母港总共计划建设11个不同吨位等级的码头泊位,满足各类远洋、近海渔船和运输船靠泊装卸,设计年吞吐能力达235万吨。

正在施工的A、B栈桥即是连接3#—6#4个码头泊位的栈桥。目前,4个码头泊位疏浚一期工程已完成,栈桥主体工程完成350米,1100根方桩桩基全面展开施工,已累计完成工程总量的45.1%。

“未来,远洋捕捞船只将在这里靠岸,并将鱼货运至同样位处核心区的水产交易区和冷链物流区。”连江县国家远洋渔业基地服务中心主任何宗敏介绍,水产品交易中心占地370亩,其中的国际水产品交易中心用地面积166亩,将汇集多种渔业水产品、多类交易模式、多项辅助功能,助力打造福州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。

作为建设“海上福州”的重点项目,福州(连江)国家远洋渔业基地建设快马加鞭。去年6月,记者前往基地采访时,通往母港一期的疏港路——启航大道刚完成路基第一垫层回填,如今启航大道已经竣工,路面平坦宽阔。彼时,母港一期项目也才完成招投标,在进行动工建设前期工作。如今,基地已经启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,总投资27.04亿元,包括启航大道在内的6个项目已经竣工。

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,基地紧紧围绕水产贸易、精深加工、冷链物流、海工装备四大领域进行精准招商,全力推进产业集聚。目前已经筛选12家企业入园,总投资156.2亿元。

“按照省、市、县部署,我们全力打造粗芦岛,福州(连江)国家远洋渔业基地、福州国际水产品集散交易基地,海洋生物、海工装备、数智渔业科创高地‘一岛两基地三高地’,目前已经完成海洋科创高地建设规划。”何宗敏介绍。

通信赋能 “数字福州”乘风起

高质量的信息通信网络是“数字福州”的重要基石。

铺设管道、平整地面……近日,记者在中国电信福建东南信息园C2#数据中心项目现场看到,工人们正忙着室外配套工程施工,大家铆足干劲,加大马力推进项目建设,确保项目如期交付。

“项目于1月5日进场施工,目前已经进入收尾阶段,内部的机电设备也已经完成安装,进入后期调试,外部周边环境、场地平整完成。”中国电信福建东南信息园数据维护中心主任林玉宇介绍。

项目完成后,将新增3120个机柜服务能力,为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引入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。配套的互联网骨干直连扩容工程,还将助力新区新城对外的通讯互联能力再上新台阶,为互联网企业提供高可靠性、短延时的互联网通讯。

今年以来,在市委市政府、福州通信管理办公室支持下,中国铁塔福州市公司铆足干劲,发挥主力军作用,积极投入5G建设的热潮,福州5G通信网越织越密。2021年福州铁塔5G新基建通信配套设施建设项目(跨区域)势头正好,大部分项目已于今年6月竣工投产。

机场、地铁、大桥,之前的网络“死角”,都被纳入到福州广阔的通信网中。福州机场T2航站楼的通信规划完成;福州地铁5号线21个站台室分和民用机房建设完成,全线隧道漏缆的敷设完成,实现全线4G/5G同步覆盖;道庆洲大桥7个站点的运营商传输、主设备进场施工、开通调测等工作完成,确保6号线整体运营后的通信保障。

追求辐射范围的“广度”,也追求技术“深度”。面对伴随5G大规模建设出现的用电功率高而导致备电难等问题,福州铁塔基于通信基站供电保障体系,创新采用削峰填谷技术与分路备电技术,大力推进5G网络建设。尤其是积极推进福州市23个工业园区共347个5G通信基站的建设,实现产业园区5G通信网络建设全覆盖的同时,有效降低园区平均租金水平、提高直供电改造比例、降低转供电费用,有力推动园区网络基础设施升级,加快实现千兆光纤+5G“双千兆”网络和移动物联网深度覆盖。

龙头引领 “新型材料”传捷报

今年以来,在龙头企业引领下,新型材料建设项目建设稳步推进,不少好项目、大项目接连投产或部分投产,为我市打响“新型材料”国际品牌注入强劲动能。

4月,位于坤彩科技江阴工业园区的正太新材料年产20万吨二氧化钛和氧化铁项目投产,为坤彩科技进入高端钛白粉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,也标志着坤彩科技成功进军二氧化钛和氧化铁无机颜料主赛道。

9月,位于国际航空城的福米产业园传来好消息——全球最大宽幅2.6米的8K超高清偏光片生产线顺利投产。这是福建首次生产偏光片产品,不仅将对福州乃至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起到强链、延链作用,也意味着国内相关行业长期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将有所改变。

实际上,落地滨海新城的并非只是偏光片工厂,而是龙头带动的产业链条——在恒美偏光片的引领下,投资25亿元的福美显材贴合项目、投资10亿元的模组项目以及多家关联度高的优质企业接连落地。福美显材贴合项目预计明年整体竣工、验收并量产。

日前,省内石油化工龙头企业中景石化传来捷报,集团年产120万吨多元共聚聚丙烯装置在福清江阴中景石化科技园正式投产。加上已经投产的产能,中景石化的聚丙烯年产能将达220万吨,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产聚丙烯生产基地。

福清江阴中景石化科技园项目规划总投资500亿元,拥有可接收及储存100万立方米亚洲最大的丙烷低温罐区。值得注意的是,中景石化集团将利用生产过程的副产品16万吨氢气,延伸出“氢能利用与全降解新材料一体化”项目,预计2024年上半年投产,实现年产值500亿元,并将打造一条新的全降解新材料产业链。

建码头修机场 “海港空港”齐发力

福州的海岸沿线,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正酣。当滨海新城里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建设火热之时,江阴港内多个泊位工程也在发力,助力打响“海港空港”国际品牌。

不久前,福州港江阴港区6号和7号泊位扩能工程正式获得交通运输部岸线批复,标志着江阴港区6号和7号泊位扩能工程取得关键性重大突破,为下一步全面开展扩能工程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
工程原批复建设规模为建设2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泊位及相应配套设施,码头岸线长度648米,陆域纵深1000米,设计年通过能力为80万标准箱。目前,6号泊位码头水工主体工程已经交工验收,7号泊位码头水工主体工程已完成建设。

扩能工程将原2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提升至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,可满足1艘20万吨级和1艘1万吨级集装箱船同时靠泊,年设计通过能力由原80万标箱提升至96万标箱。项目投产后将填补江阴港区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空白的局面,为江阴港区建打造国际深水大港提供有力支撑。

与此同时,位于兴化湾北岸的福清市江阴镇壁头村西南侧海域,福州港江阴港区8号、9号泊位工程也在建设当中。

“工程建设规模为近期建设3个3万吨通用件杂货泊位(码头水工结构按靠泊15万吨级集装箱设计),泊位总长668米,设计年通过能力245万吨。”福建融港码头发展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工程远期调整改为1个5万吨级和1个7万吨级集装箱泊位,设计年通过能力90万标箱。

项目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提高江阴港区件杂货运输能力,对加快福建省和福州市经济发展,拓展闽台经贸合作,助力福州港迈向国际集装箱干线具有重要意义。

船政复兴 “闽都文化”有新说

闽江入海口,总是不缺福州向海图强的故事。随着船政文化马尾造船厂片区保护建设工程一期、二期项目陆续完成建设,中国船政文化城焕发光彩,擦亮“闽都文化”国际品牌。

156年前,船政在马尾诞生。作为闽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船政见证了近代中华民族探求自强之道的历程,记载着福州向海图强的光荣与梦想。冬日暖阳下,记者跟随讲解员的脚步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城。一百多年前的空间格局基本不变,重获新生的绘事院、铁胁厂、轮机车间等历史建筑在阳光下静静矗立。

跟着讲解员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,左宗棠、沈葆桢等名臣筹建船政的历史接连呈现,“万年清”号、“平远”号等名舰的模型一一展现……作为整个船政文化核心片区的“灵魂”,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新馆生动记述了船政的诞生、影响及传承。

一期、二期项目建设进入尾声,三期项目也顺利开工。三期项目总投资3.07亿元,建设总建筑面积约2.4万平方米,主要对原船舶工程技术学校旧址建筑、原马尾造船厂办公楼等既有建筑进行修缮更新,以及对马限山部分景观实施改造提升。项目建设将立足船政学堂作为近代职业教育发源地的底蕴,进一步将船政文化景区“串点连线成片”。(记者 冯雪珠 见习记者 燕晓 通讯员 王圣洁)

版权: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福州市委员会 中国国际商会福州商会 闽ICP备09009781号 公安备案号:3501040235100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