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公布台湾地区商品进口税率20%,高于日韩的15%。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吴崇涵表示,这影响极其深远,对台湾出口产业打击大,美国对台湾地区的经济威胁让民众有明显感受,这也是此次大罢免会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。 吴崇涵指出,美方本次公布的“对等关税”税率,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,10%、15%与20%以上。10%的对象多为与美国贸易量本就不高的经济体。针对主要贸易伙伴,如台湾地区,美国便采取较高的20%起跳。 吴崇涵认为,台湾被课到20%,这个数字本身就不低,即便台当局强调还有机会往下降,但关键在于我们到底谈了什么?当初到底是怎么协商的? 对照日本与韩国税率仅为15%,吴崇涵指出,日韩都对美国有加码投资,并开放多个市场项目,例如稻米、汽车等,才争取到较优惠的条件。相比之下,台湾地区的谈判成果的细节目前无从得知,谈判过程中,我们的贸易代表与美方谈了什么?为什么最后停在20%?这点社会有权知道。 吴崇涵分析,这波谈判结果可能与岛内政治有关,尤其是民进党推动的大罢免。赖清德原本可能期待在大罢免后掌握台民意机构多数席次,再行全面市场开放作为与美谈判的筹码,进一步降低税率,但如今形势未如预期发展,导致目前只能暂时接受20%的初始税率。 他认为,台美谈判的关卡可能就卡在大罢免,所以即便现在20%还有得谈,但要付出的代价恐怕不小。 至于关税20%的实质冲击,吴崇涵表示,影响非常大。他举例说,许多传统加工品如工具机、螺丝、螺帽等,利润本来就低,大概三成左右,如今被课20%,实质利润可能只剩一成,甚至亏损,在这种利润下,企业根本无法出口到美国了,只能寻找其他市场。 吴崇涵也提到,这波关税仅是初步,科技业等着之后的“232条款”调查公布后,可能另征的半导体税,才是可能对台湾产生更大冲击,这些潜在威胁,都是美方手中的筹码,若我们不主动调整政策,只会被动承受更多压力。 |